TOHNICHI 東日 CTA100N2x15D 作為工業級數字式角度扭力扳手的產品,憑借 30-100N?m 扭矩量程、0-360° 角度測量范圍及 ±1% F.S 的高精度表現,成為汽車制造、重型機械裝配、精密設備檢修等場景的核心工具。其精準測量與智能反饋的核心優勢,源于扭矩傳感、角度追蹤、數字處理、反饋提示四大模塊的協同運作。本文將按 “傳感 - 轉換 - 處理 - 反饋" 的技術流程,分步拆解其工作原理,助力工業從業者深入理解數字式緊固工具的技術內核。
扭矩測量的核心是內置的高精度應變片式傳感器,其工作原理基于 “應變 - 電阻效應",是實現力 - 電轉換的關鍵環節:
核心組件布局:在扳手內部的扭矩承受桿(采用高強度合金鋼鍛造)表面,均勻粘貼 4 片應變片,按全橋電路方式連接。應變片選用耐高溫、抗疲勞的金屬箔式材質,能精準感知微小彈性形變。
形變 - 電阻轉換:當操作人員對扳手手柄施加作用力時,扭矩承受桿會產生與扭矩大小成正比的微小彈性形變(肉眼不可見),粘貼在桿上的應變片隨之同步拉伸或壓縮。這一形變會導致應變片的電阻值發生線性變化 —— 拉伸時電阻增大,壓縮時電阻減小。
信號初始輸出:全橋電路能將電阻變化轉化為微弱的電壓信號(靈敏度達 1mV/V),例如當施加 100N?m 額定扭矩時,輸出電壓信號約為幾毫伏。該信號直接反映扭矩的大小,為后續處理提供原始數據。
此環節的技術優勢在于:非線性誤差≤±0.5% F.S,滯后誤差≤±0.3% F.S,即使在 30N?m 低扭矩區間也能保持穩定精度;動態響應時間≤3ms,可實時捕捉緊固過程中的峰值扭矩,避免因響應延遲導致過扭矩問題。
角度測量依賴內置的增量式光電編碼器,通過 “光信號 - 電信號" 轉換實現轉動角度的精準量化,與扭矩傳感同步工作:
編碼器核心結構:由光源(紅外發光二極管)、光柵盤(隨扳手手柄同步轉動,盤上均勻分布 500-1000 條透光狹縫)、光敏元件(接收光信號)組成。光柵盤的狹縫密度直接決定角度測量分辨率,CTA100N2x15D 的分辨率達 0.1°,確保角度捕捉的精細化。
角度 - 脈沖轉換:作業時,扳手轉動帶動光柵盤同步旋轉,光源發出的光線穿過光柵盤的狹縫時,光敏元件接收到光信號并轉化為高電平脈沖;當光線被光柵盤遮擋時,轉化為低電平脈沖??刂破魍ㄟ^計數脈沖信號的數量,結合光柵盤的狹縫密度,計算出扳手的轉動角度 —— 例如每產生 5 個脈沖對應 0.5° 轉動。
測量模式適配:支持相對角度與絕對角度兩種模式:相對角度模式以緊固起始位置為 0° 基準,記錄后續轉動角度,適配單螺栓 “扭矩 + 角度" 復合緊固;絕對角度模式以工具水平位置為 0° 基準,適用于多螺栓統一角度緊固場景,確保批量作業的一致性。
扭矩與角度的原始電信號需經數字處理模塊轉化為可讀數據,這是工具 “數字化" 的核心環節:
信號放大與濾波:扭矩與角度的初始信號微弱且可能夾雜車間電磁干擾(如電機、變頻器產生的干擾),首先通過儀表放大器將扭矩電壓信號放大 1000-2000 倍,再經低通濾波器過濾高頻干擾信號,確保信號純凈度。
模數轉換(A/D 轉換):通過 16 位高精度模數轉換器,將放大后的模擬信號(電壓、脈沖)轉化為數字信號。例如,扭矩模擬信號轉化為二進制數字后,可精確對應 0.01N?m 的分辨率;角度脈沖信號轉化為數字計數,實現 0.1° 的精度量化。
數據運算與整合:32 位微控制器(MCU)作為 “大腦",按預設算法對數字信號進行運算處理 —— 結合扭矩與角度的校準參數(出廠時已預設),將原始數字信號轉化為實際的扭矩值(如 85.6N?m)和角度值(如 90.3°),并實現雙參數的同步整合,確保數據實時對應。
數據存儲與調用:支持 999 組數據存儲,自動記錄每次作業的扭矩峰值、角度值、作業時間等信息,同時可調用預設的扭矩 / 角度閾值,為后續報警功能提供判斷依據。
數字處理后的結果通過直觀的反饋方式告知操作人員,確保作業精準可控,這是工具人性化設計的核心體現:
顯示反饋:高清 LCD 顯示屏同步顯示扭矩值、角度值、測量模式、電池電量等信息,背光亮度支持三級調節,適配強光或昏暗車間環境。緊固過程中,數值實時刷新,作業完成后自動鎖定峰值數據,避免因松手導致數值丟失。
報警反饋:當測量值達到預設扭矩或角度閾值時,工具觸發聲光雙重報警 —— 紅燈閃爍(頻率 2 次 / 秒)+ 蜂鳴提示(音量支持三級調節),即使在嘈雜車間也能清晰識別;若出現超量程使用、電池低電量、信號異常等情況,顯示屏會顯示故障代碼(如 “Err1" 代表扭矩超量程),便于快速排查問題。
操作反饋:扭矩承受桿的彈性形變會通過手柄傳遞微弱的力學反饋,配合聲光報警,形成 “視覺 + 聽覺 + 觸覺" 的三重提示,進一步降低作業失誤率。
CTA100N2x15D 的工作流程本質是 “力 / 角輸入→信號轉換→數字處理→精準反饋" 的閉環的:操作人員施加的作用力經扭矩傳感轉化為電信號,扳手轉動軌跡經角度追蹤轉化為脈沖信號,兩者同步傳輸至核心芯片處理,最終通過多維度反饋告知作業狀態,整個過程耗時≤10ms,實現 “實時測量、實時反饋"。
這一工作原理的工業價值體現在三方面:一是高精度保障,±1% F.S 的扭矩精度與 ±0.5° 的角度精度,滿足汽車底盤螺栓、風電設備法蘭等關鍵部件的緊固要求;二是效率提升,雙參數同步測量與自動記錄,替代人工讀數與記錄,適配批量作業;三是質量追溯,存儲的數據可通過 USB 接口導出,生成質量報表,契合 ISO/TS16949 等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要求。
通過分步拆解可見,TOHNICHI CTA100N2x15D 的工作原理是多技術的協同創新,從應變片傳感的精準捕捉到光電編碼的軌跡記錄,再到核心芯片的智能處理與多維度反饋,每一環都為工業級精準緊固提供了底層支撐,這也是其成為工業精密緊固領域優選工具的核心原因。